更要看到,从世界*二大经济体和占世界钢产量约一半的钢铁大国的角度看,我国钢结构发展仍十分滞后。“十二五”期间钢结构的用钢量的比例徘徊在5%~6%,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中小跨度桥梁中钢结构所占比例还不到1%,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。技术经济政策创新。包含减税、补贴、让利、奖励、投资**等等。无锡通美。
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初盛阶段(上世纪50~60年代)
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,百废待兴,当时钢产量很低,每年仅135万吨(现已达5亿吨以上)。钢结构建设只有依靠苏联经济及技术援助,当时苏联援建156项重型工业工厂,长春剪板机,包括冶金、重型机械、飞机汽车等工业,剪板机报价,如鞍山钢铁厂,武汉钢铁厂、大连造船厂、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等。在短短几年里,剪板机哪家好,建设了不少钢结构工业厂房(钢柱、钢屋架、吊车梁),培养了一大批设计、制造、安装方面的人才,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云南、山东、安徽等省市相继转发并出台关于钢结构建筑、新型材料、绿色建筑等的实施意见,这为加快钢结构建筑业创造了条件。
为配合和推进装配式钢结构的推广应用工作,国家各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指导意见和政策,为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2015年,云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指导意见经、省**同意后下发;2016年,云南省工信委在下发十三五规划方案中,“去产能、创新、绿色建筑、新型材料”等成为“热词”。